为深入推进青少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有形有感有效,着力促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,推动“时代新人铸魂工程”落地落实,进一步引导学生坚定信心,心怀信仰,以奋斗姿态激扬青春,不负时代,不负华年。新学期开始, 2023年春季学期大中小学《开学第一课》也如约而至。今年的《开学第一课》由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教育工委、教育厅主办,内蒙古广播电视台联合制作,主题为“信心满怀向未来”。

通过教学名师、大国工匠、党的二十大代表、各行各业专家学者们的一个个奋进新征程、建功新时代的精彩故事,生动形象地对学生进行了一次有温度、有深度、有内涵的爱国主义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,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爱国之情和强国之志。
穿越时空的对话这个节目,让学生们很感动,在过去生活和现代生活的直观对比中,让学生们感受革命先驱者的伟大,让学生明白民族团结的重要性,维护民族团结是社会安定、国家昌盛和民族进步繁荣的必要条件。
中国的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有着内在的联系。民族团结的原则要求各族人民热爱祖国、维护统一,反对一切破坏团结、分裂祖国的活动。维护民族团结是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,是祖国统一的基础。
维护民族团结,既要反对大民族主义,也要反对地方民族主义;既要认真落实民族政策,认真解决现实中存在的问题,又要坚决反对破坏民族团结、制造民族分裂,依法严厉打击和制裁分裂祖国的活动。民族团结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进步的必要前提。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,中华民族共同开拓了祖国的大好山河,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。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今天,各民族要进一步巩固和发展这一关系,团结一致,形成强大的合力,共同推进中国的现代化进程。
《开学第一课》用一段段鲜活深刻、扣人心弦的故事,激励着广大青少年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奋斗拼搏,激发着广大青少年的爱国情、强国志,作为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任的大学生,要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自觉和行动自觉,坚决维护民族团结,做践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先锋,要树立崇高理想和信念,勇担中华民族复兴重任。

大学生是宝贵的人才资源,其理想信念直接关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。大学生只有筑牢理想信念的根基,树立为国家奉献青春、为人民服务的理想信念,才能担当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重任,坚定不移听党话、跟党走,信心满怀争做有理想、敢担当、能吃苦、肯奋斗的新时代青少年。